第一周.学员心得:“第三、四代华人在全球村之下成长,民族意识薄弱、也完全没有对中国的认同感,甚至是反感。因此,与第一代华人或独立前的祖国情意结相去甚远,需求也不一。”

从华人民族意识转变看马华叙事失败

从宏观的世界史来看, 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国力衰退的英国仓促终结殖民地统治,未能完善处理权力分配和民族之间的问题,在东南亚留下很多民族冲突问题,缅甸也是其中之一。因此,民族问题是独立前未解决的政治产物。而华社的地位从独立前就在「折衷」,为了「大局」而牺牲华教发展。

吊诡的是,何国忠指出,教总无法在观点上和马华公会合拢,并形容林连玉和马华之间水火不容。可是,马华在过去却自诩代表华社、捍卫华语教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纵观今日的政治生态,可见马来人通过独立前的叙事,不断再述产生民族认同和团结,再以权力和宗教加强作用。因此,华人威胁论不断在马来人圈子发酵,让马来人凝聚在巫统的特权保护伞。

可见叙事的再述影响深远。

然而,华人的叙事却产生断层。随着60 年的变迁,如今第三、四代华人在全球村之下成长,民族意识薄弱、也完全没有对中国的认同感,甚至是反感。因此,与第一代华人或独立前的祖国情意结相去甚远,需求也不一。

然而,从509 大选可见马华仍然停滞在60 年前,并未与华社在这时代中同行。从「一带一路」的竞选海报、马云的肖像,都可见马华仍在主打大中华牌,事实上,马华的大中华情结根本无法获得新生代的共鸣,反而自曝其短。

这正印证了Stephen Cornell 所言:Ethnic identities are not given, fixed, or unchanging , but continually evolving products of material and social circumstances and of the actions of groups themselves, wrestling with, interpre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ose circumstances, building or transforming identities in the process.

马华就是无视现实和环境的转变,仍沉睡在60 年前的叙事,显示与华社、与社会脱节。

华人的民族意识薄弱,让华教斗争雪上加霜。越来越多华裔家长把孩子送进以英语为媒介语的home school 或国际学校,比较之下,家长选择摒弃填鸭式教学理念,而不是语言。如今,华教的定位是什么?是否仍然引起华社的共鸣?林连玉坚持母语教育的目的为何?为了文化传承吗?印裔、巫裔进入华小与日俱增,难道为了学习中华文化吗?

明显地,华教只作为学习语言的管道,而文化传承则需要家庭教育。否则,学习弟子规、唐诗等只变成没有灵魂的背诵。以色列人散居在各地,却仍保留传统,显示家庭传承的重要性。有鉴于此,母语教育的宗旨和前瞻性应该重新探讨。

分类 Uncategorized

留下评论

search previous next tag category expand menu location phone mail time cart zoom edi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