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周.学员心得:“统考运动缺乏鲜明形象、没有组织性的行动和对外沟通。推动承认统考的代表组织是谁?统考到底是何物?有何内容、形式?”

自独立以来,华文教育成了政治筹码,不断被政客炒作。然而,今日的华教运动,似乎除了政客乐此不疲的炒作之外,民间的反应却是相对冷淡。除了厌倦政治化的手腕,华社似乎对华教运动无法产生共鸣。

在过去,董总被视为华教奋斗的代表;随着董总分裂后,似乎「无所作为」,也让人对董总产生负面形象,如此一来,董总作为华教先锋的形象毁于一旦,固然无法让人产生认同感,无法塑造与董总成为一体的「我们」。华社分崩离析之际,国际学校在过去十年蓬勃发展,越来越多有能力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像华德福、蒙特梭利、homeschool等一跃成为「新宠」,使「母语教育」失去优势。

有鉴于此,华教运动似乎比以往更难以动员,集聚华社力量参与教育改革。

社会运动须要以共同利益或共同理念为出发点、终极目的为了改变现状,例如政策的修改、以塑造更有利于「我们」的环境。

若我们视承认统考为教育改革运动,这「运动」的成功率和动员力量非常低。其中原因包括:

  1. 没有集体意识,因没有触及多数华人(国中毕业生)的利益,无法获得共鸣。政府拒绝承认统考没有让国中毕业生产生危机意识,甚至事不关己。除了对统考置身事外,身处体制外的独中生与国中生缺乏校际交流,让国中生对独中感到陌生,毫无认同感,固然也无法与独中生产生「集体感受」。因此,对于非独中生,承认统考与否并没有利害(或利益)关系,无法构成「集体行动」。
  2. 隔代之间的集体记忆无力延续。在过去,母语教育被塑造为「维护中华文化」也许受落;在全球化之下成长的Y世代,深受不同文化洗涤之余,也没有上一代的「祖国情意结」,对于中华文化没有同样的愿景和「需要维护」的催逼感,因而无法构成同样的价值观和凝聚感。
  3. 运动组织缺乏正当性。即使马华和董总自诩代表华社,但双方都没有说服力,尤其是董总四分五裂分派系之后,哪个派系才是真正的华社代表?马华被华社揶揄,成为「卖华公会」,可见形象之差,甚不得人心,更遑论号召力。
  4. 统考运动缺乏鲜明形象、没有组织性的行动和对外沟通。推动承认统考的代表组织是谁?统考到底是何物?有何内容、形式?这些核心问题都没有对外传达,无法让人正确了解统考,缺乏信任关系,让统考成为小众人的问题。
  5. 华教运动很常失去焦点。大家的专注力集中在政治人物的看法,对这些政治言论盲目起哄;反而是限制母语教育发展的宪法和教育法令却失去关注,于是,华社朝而复始被政治舆论牵着走,也失去精力去解决更根本的问题。最近更成为马华与希盟之间较劲的议题,而华社却是冷眼旁观。焦点不明确、终极目标不在于律法上的平等和保障,彷佛没有重心的「瞎忙」。
  6. 缺乏改革动机。改变谁的现状?统考受不受承认,对于多数人并没有改变、这不带来冲突和威胁,没有利害关系。因个人利益不受威胁,没有敌我的对立感,这也不是让人对政府产生不满的原因。 因此,无法制造集体福祉、动机与力量,让人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参与这项运动。

尽管如此,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虽然统考无法获得华社的集体认同感,但马来人的分化可以成为一个契机,化解华人作为假想敌的观念。对于经济分配不均的结果,「他者」是其他阶级的马来人。同时,华人人口也只有24.6%;而马来人的人口却不断增加,这也形成了马来人之间同族竞争,而非「少数」的华人。当然,无论是统考议题还是华教的叙事,皆需要对外沟通、跨族传达,才有望转化为良机。

 

IMG_20180901_172820

 

学员 郭淑芬

 

分类 Uncategorized

留下评论

search previous next tag category expand menu location phone mail time cart zoom edi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