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学员心得:“马来西亚的建国理念是相对公平的。但我们现在的生活看似漫天散播种族主义,让人不禁怀疑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

《马来人的困境》出版于1970年,距离现今已是48年的事情。

敦马在当时已以生理的角度去分析马来族群的性格、健康以及特性,为马来族群对于各个族群较为负面的刻板印象。48年的光阴足以透过教育及经济上的优惠去优化一个族群。

要是我们从现在的角度去阅读此书,难免会有点断章取义。我们无法回到48年前一探究竟,即使向老一辈的人民去追问,基于当时种族歧视的风气盛行,也较为困难去得到一个较为客观的答案。对于此书的叙述是否属实,已经不再是那么重要的课题。但是世事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书中的内容只能作为一个过去的借鉴,而不应该成为现在改革的根据。

对于当时新经济政策对土著的各种优惠,我认为其实这个政策没有不妥。以马来西亚人民贫富悬殊的比例减得最低作为最终目的,从最多数的族群开始改善是必要的。从马来西亚的人口比例看来,马来族群是占大比数的,对于刺激国家经济增长拥有主导的影响。因此,通过改善马来族群的收入来刺激市场的流动,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该政策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新政府需要反复的去计划,在必须赶得上变化的前提下,政策必须规划其阶段与实行时间。我认为,现在族群间的贫富差距已减低,因此需要进入该政策的下一阶段,抛开种族族群,更针对贫穷阶级的人民进行援助。

回顾上堂课的小讲课和讨论,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一件事情,马来西亚的建国理念是相对公平的。但我们现在的生活看似漫天散播种族主义,让人不禁怀疑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

而我认为在两个部分发生了偏差。

一是政治的宣传。以前,我总是片面地觉得,当初的领袖都是种族主义者。经过两堂课的讨论,发现种族之间的矛盾通常都是在政治演讲时散播。从现实的角度去说,参加选举的政党都是成王败寇的。为了反击对手的“诬蔑”,必须去做一些事情,安抚被煽动的族群。但这种安抚的应对方式是没有从本质去更正,往往是顾此失彼的,例如国家文化政策所带来的反效果。

二是执行上的误解。许多政策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却在上层往下传达下来时,执行者对其政策的理念不理解,而在执行上带来了许多误解,这种情况更是有理说不清。

我相信,族群之间的矛盾是可以通过真诚的谈话中解除。可惜的是,华社目前有一个很大限制是——对本身族群、民族意识不高。目前,我们身边非常多华人朋友对自己的民族的文化、理念都不清楚。就像承认统考的课题,在面对马来族群的反对时,有许多华人也在没有理解过统考的前提下,去否定承认统考的必要。所以,比起承认统考,提升自我民族意识的这一里路会来的更长。对于自身民族的否定,以及与他族之间的矛盾,这个困境并非局限于马来人。只盼马来西亚的各个子民共勉之,携手共创和谐。

 

学员 吴龙杰

分类 Uncategorized

留下评论

search previous next tag category expand menu location phone mail time cart zoom edit close